斗魚直播為什么要申請這么多專利?
首頁-
百科-
商標知識
|
2016年12月06日
|
閱讀次數:1003
摘要 :
最近一個來自直播行業的新聞讓知識產權業界覺得有些意思。簡而言之是,斗魚直播的法務總監鄧揚在一個專訪中公布了斗魚目前的
專利申請
狀況,總計專利申請數量是437件,其中發明專利326件,公開申請專利為178件。之所以讓人覺得有意思則在于專利申請者與專利申請數量之間的鮮明反差。一邊是一個年輕的創業公司,另一邊是即便與許多成熟的互聯網企業相比也毫不遜色的專利申請數。眾所周知,直播是今年中國創投界的風口,是資本匯聚之地,卻也是競爭最慘烈的領域。對于在直播圈的人來說,競爭是全方位的,融來的錢恨不得一塊錢掰成兩塊用。事實上作為一個對于內容爭奪激烈的行業,直播在知產界另一個分支——IP領域的投入可謂不菲。早期對于游戲賽事版權的爭奪到如今對于各色娛樂綜藝版權的購買無不屬于IP采買。而對于內容的投入也構成了直播業融得資金的一大去處。相比之下,直播業在專利領域的投入就少得可憐。通過相關的專利檢索可以發現,在直播行業,斗魚和YY是唯二兩家在專利領域有所布局的公司。而相比于斗魚唯一的業務就是直播,由于YY早年由語音通信起家,旗下并不只有直播業務,所以簡單檢索并不能判定其與直播相關的專利究竟有多少。但不論如何,相比起這兩家,其余直播平臺的專利申請基本都處于裸奔狀態。對待IP和專利態度截然不同的原因,仍然是兩者在短期效果的差異。高質量IP對于直播平臺來說可以直接增強其在拉新,增強用戶粘度,乃至直接變現上的能力。而專利儲備則至少要在經歷了市場廝殺存活下來之后才能逐漸發揮作用。然而市場永遠是公平的,僥幸從來不是商業世界的生存指南。屢試不爽的墨菲定律告訴我們,該出錯的地方總會出錯。專利儲備的缺乏將成為商業競爭的軟肋,這點在專利訴訟頻發的通訊行業早已被無數次印證。歷史的劇本從來都是循環往復的。今天在傳統通訊行業發生的一切,明天將會在互聯網行業,又或是在直播業重演。如今高通和蘋果對小米魅族們的專利收割,或許就是明天BAT在互聯網里的掃蕩。北京大學互聯網法律中心發布的《互聯網技術創新專利觀察報告(2015)》為主要的通訊及互聯網公司的在中國申請專利情況做了一個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5年12月31日,在互聯網領域,騰訊公司的專利數量位居第一,數量為9540件。百度與奇虎360處于第二方陣,數量為4000~5000件。小米專利申請數量為3000~4000件。阿里巴巴在中國的專利數量為2000~3000件,樂視公司與谷歌公司的專利數量為1000件~2000件,其余互聯網公司的專利申請數基本上處于1000件以下的水平。浴血拼殺的劫后余生或是按部就班穩扎穩打,躋身中國互聯網下半場的選手都是這場牌局的階段性贏家。但也是這群人,如前述報告所述,除了少數未雨綢繆的行業巨頭,幾乎將自己完全暴露在專利戰的風險之下。按照時下對于中國互聯網上下半場的共識,在資本、模式和市場開拓速度的比拼之后,一個更偏重防守、儲備和盈利的下半場將拉開大幕。專利儲備不足將危及他們行業地位的言論或許太過聳人聽聞,但若是一心覺得剩下的活計只是收割流量那個簡單,那么免不得當專利收割者找上門來時落得焦頭爛額的下場。自1852年英國《專利法修正案》頒布,確立了現代專利制度起,專利就一直處于保護創新和打擊創新的矛盾之中。盡管隨著專利制度的發展,形成了如今“公開換保護”的原則,即以專利公開的條件換取階段性行政保護,以促進創新發明。但不可否認,時至今日,相比大多數企業的“護城河”,專利仍然具備了將競爭對手屏蔽在外的作用。專利可以是盾,同樣也可以是矛。北京大學互聯網法律中心的負責人、主持前述報告研究的中國知識產權法權威張平教授就曾下過斷言:“未來互聯網領域一定會出現專利訴訟爆炸式的增長。”而未來的企業商戰之中,專利戰將會是一個重要形式這一點早已成為業界共識。Facebook在IPO前期被競爭對手集中提起專利訴訟,以及小米出海印度遭遇專利訴訟引發禁售風波就是不遠的殷鑒。即便訴訟不被巨頭們輕易動用,專利的壁壘對于互聯網的后來者們來說永遠是達摩克利斯的懸頂之劍。就像高通在通訊領域建立起專利帝國后身體力行作出的解釋:與我合作皆大歡喜,想繞開我,對不起,我們法庭上見。換言之,不想被告?那么乖乖交保護費吧。而這只是來自行業巨頭的威脅,事實上考慮到企業的對外形象,這些大佬并不愿意輕易向后來者提出訴訟。隨著中國互聯網企業向海外開拓,那些來自于標準必要專利權人、NPEs(Non-Practicing Entities,非實施專利主體,指那些擁有專利權但不具備實體業務的實體)以及開源軟件專利權人的專利糾紛風險,幾乎是板上釘釘。尤其是那些有著專利蟑螂之稱NPEs,并沒有實體運營的業務,是通過搶注、從他人處購買專利,然后專門通過專利訴訟賺取巨額和解金或者賠償款的專業團體。NPEs的唯一生存模式就是狩獵那些毫無專利保護的優質企業。而另一種不容忽視的潛在威脅是,手握眾多互聯網基礎專利的傳統通訊企業很有可能調轉槍口試圖在互聯網專利戰中分得一杯羹。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專利儲備的好處顯而易見,可另有四個字叫做知易行難,每個牌手都受限于手里牌面的好壞和桌子上籌碼的多少。為何中國互聯網企業們在專利領域看上去漫不經心,個中心思其實不難理解。對于從行業紅海里拼殺出來的他們,這筆賬再簡單不過的。相比暫時看不到回報的專利申請,產品開發、市場開拓、品牌推廣……不論哪個都看上去更立竿見影。一件發明加上給發明人的獎勵,在申請階段成本在8000元左右,這還不包括之后的專利維持費用。考慮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往往由多個專利構成,零散的專利往往達不到壁壘的效果,專利布局需要申請的專利之間相互關聯具備規模效應。要實現這一效果投入可謂不菲。也因此除了部分屬于業務基礎的核心專利外,公司戰略層面的專利布局對于大部分創業公司來說只是一個美好的愿景,而只能屬于行業里資金充沛的頭部企業。通訊領域的華為和三星、互聯網里的騰訊和谷歌無一例外都是行業巨頭,并在各自市場里占有絕對優勢。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例子,如果說YY作為一家創立十一年的上市公司其在專利領域的積累尚屬正常。那么斗魚作為一家不到三年的創業公司,其專利布局絕對是刻意為之。斗魚敢于加碼專利布局的底氣大概是來源于對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根據第三方數據平臺QuestMoblie所給出的數據,網絡直播app人均月度使用時長和次數,斗魚都高居榜首。中國互聯網的上下半場的劃分所對應的兩套不同戰略模式,那么據此也可以將中國的直播行業分為上下半場。不難得出的結論是在上半場大肆攻城略地的斗魚已經在為直播行業的下半場謀篇布局了。從斗魚法務總監鄧揚在訪談中所透露出的斗魚的戰略布局可以看出,斗魚目前的專利策略仍然是偏防守型,所謂“高筑墻、廣積糧”,以期加強專利儲備,規避侵權風險。這一保守的描述背后是否有更多的戰略布局我們不得而知,但至少從現階段來看斗魚先人一步,算是走了一著好棋。事實上不止于直播,對于每個創業者來說,當站在風口醉心于未來宏大的商業藍圖的同時,請記得請一個出色的法務,他會幫你解決很多不知道卻又必要的知識產權問題,幫你夯實商業大廈的地基,讓它不至于成為一推就倒的空中樓閣。
廣州●正穗作為一站式創業服務平臺,為廣州中小微企業提供廣州代辦執照、廣州財稅服務、廣州商標服務、廣州知識產權、廣州資質代辦、廣州社保辦理等多項服務。選擇廣州.正穗服務,為您的創業之路掃平障礙,一路保駕護航。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不作為實際操作的法定依據。如有問題或相關需要,請咨詢正穗財稅。本文來源于互聯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
如情況屬實會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如您有優秀作品,也歡迎聯系小編在我們網站投稿!http://www.xtremepod.com/ 聯系方式: zhengsui888@163.com